返回

重生后,我成了大先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01章 组团打怪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了。宁博士,要不你辛苦下,跟乔海哥一起,来一场考核,把适合的人挑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,我来办!”

    宁元甲自告奋勇,这本来就是他喜欢的事。

    周浩然道:“选人的时候,除了技术水平要好之外,还有其他的几点要求。第一点,就是最好要擅长英文,英文得好。”

    清华北大的IT水平那么强。

   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文水平好。

    他们那边,上课都是用英文的……复旦的课程,也有全英文授课,不过这是有区别的。只有个别专业课,才是全英文授课,大部分都是国语。

    清华北大那边就不一样了,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课,哪怕上个数学课、信息课,也都会是全英文。

    英文好,就是科研人员的必然优势。

    “英文……”

    宁元甲一下就被为难住了,因为他的英文也不是太好。

    周浩然道:“至少要能看懂英文材料,我们做的这个校园一卡通,在国内没有可以讨论和学习的对象。如果遇到了一些我们攻克不了的困境,那就得向外求助。我在斯坦福大学有一些关系,必要的时候会请他们帮忙。”

    宁元甲松了口气,笑道:“看材料这简单,国内的这些人,差的主要是口语。”

    周浩然接着说:“还有就是最好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,我们这个项目,在运作期间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。在很多场景的应用落地,也需要说服很多部门才行。能说会道是应用落地的助推器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宁元甲觉得这人是真有水平。

    技术和应用是两回事。

    校园一卡通,跟一般性的大学里的科研项目不同。大学里做的项目,大部分都是科研性质的,就是向学校或者国家申请经费,然后做项目。

    项目做出来后,能创造多大的价值,这就没人管了。

    能不能有实际效果,也没人在意。

    这就造成了巨大的研发浪费。

    应用才是实现科研落地的最终环节,可这往往就不是科研人员能决定的了。技术最好的科学家,也不一定能把他的研发项目落地应用起来。

    就比如程院长曾经参与过的海港IT业的荣耀——东海电脑。

    曾经也是国内的科技巨头。

    就是应用落地太差,被市场抛弃,偌大的团队四分五裂。

    周浩然关注的显然不仅仅是技术工程,还有应用的可能性,说道:“谁要是申请过科研项目,从学校拿到过经费,就优先录取。搞钱的能力,也是做科研的前提条件。得组团打怪。”

    宁元甲正色道:“嗯,校园一卡通这是个大项目,我估计买设备就得大几万。最好是把这个大项目打散,以多个小项目的名义,分散着跟学校申请经费。否则一个项目最多申请10万块,根本不够用。”

    周浩然眼睛一亮,“好主意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唐泰华的年纪很大了。

    换肾之后,恢复的远不如年轻人。

    不过,经历了几个月的住院观察和治疗,排异反应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
    可以出院了!

    唐家人喜气洋洋。

    这就是换肾的意义!

    不换肾,每周要透析三次。对老人家来说,折腾不起,就只能长期住院。

    换肾了,就可以出院。

    就可以回家跟儿孙享受天伦之乐了。

    每个月定期来医院复查就可以。

    换肾之后,哪怕增加不了寿命,也可以大大的提高生活质量。

    “小叔,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唐时宜有些哽咽。

    周浩然笑道:“跟我气什么,不是外人。”

    唐时宜红着眼睛说:“我这人性格不好,你别介意。”

    “见外了……”

    周浩然摆摆手,有些好笑,这人也知道她性格不好啊?

    “手术费的钱,我是还不上了,我要怎么报答你?”

    唐时宜轻咬着嘴唇,转过头去。

    “啊?”周浩然微微一愣,对这话有些不好判断,“鹿鸣,我这人情商很低,很多事情都想不明白。你要是有什么事,就跟我直说,千万别拐弯抹角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算了。”

    唐时宜神色淡然,扬起了白皙的下颌,留给他了一个背影。

    “啊?别算了啊!”

    周浩然赶紧追上去。

    唐时宜挺主动,上了他的车,很好奇的问:“你的大奔驰呢?”

    周浩然笑道:“那个太高调了,在单位里不好,开个夏利就行,这是销冠奖励的。”

    “销冠是乔诺。”

    “她是我徒弟。”

    “胡小宸也是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周浩然没有隐瞒。

    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唐时宜一直追问。

    “没

第301章 组团打怪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